揭秘中国“人造太阳”内部!
发布时间:2023-12-15 12:12:28 点击次数:5641 次中国“人造太阳”项目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展开了“人造太阳”的研究,人们口中所谓的“人造太阳”则是一种以核聚变为基础的新能源,由于“人造太阳”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国在这一领域中一直在不断地钻研,近日,我国的“人造太阳”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
12月4号,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在我国成都建成,并且已经实现了首次放电。这一成功标志着中国目前已经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以及运行技术。而在近日央视节目中也揭露中国“人造太阳”内部最核心的真空室构造。
中国“人造太阳”真空室内部构造
据,目前,中国环流器二号M工作正常,下一步将要达到设计上本装置的指标:2.5兆至3兆的安培电流、1.5亿至2亿摄氏度的温度以及10秒的约束时间。如果说这一指标完成的话,那么,它将能够推进我国甚至世界的托卡马克反应堆的研究。由此可见,我国在这一领域上将会创造出巨大的成就。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国在“人造太阳”项目上的研究历程却是非常不易的。
由于“人造太阳”项目建设周期长、项目规模大、投资成本高,因此,在当时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解决“人造太阳”项目上的所有难题,因此,在1985年的时候,美国和苏联的首脑为此提出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由于参加该计划的基本上都是当时世界上的科技强国,因此,“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也被称为强国俱乐部。然而,就在中国也想加入这一真空炉体俱乐部的时候,却被西方国家拒之门外。
中国“人造太阳”项目
随着2001年的美国退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成员国出于分摊经费的考虑,所以想要增加一些参与国。为此,中国借此机会再次申请加入该计划,这次,我国正式以“平等伙伴”的身份加入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但是,我国为此也投入了100亿元的“入会费”。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去研究“人造太阳”项目呢?它又有何意义?
目前,人类基本掌握了核裂变技术,原子弹采用的就是核裂变技术。核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想必大家都略知一二,但是,核聚变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会比核裂变还要大得多。正应如此,我们才要去掌握它并熟练运用它。眼下,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源越来越少,因此,我们只能寻求新能源来代替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否则等到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用完之后,我们将无能源可用。
中国“人造太阳”项目科研人员
中国的“人造太阳”如今在国际上已经是一枝独秀,研发这一项目对我国科技水平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由于研究它所需要非常多的科学技术,所以,我国科研人员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很可能会衍生出新的技术。届时,我国很有可能会因此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科技强国。所以说,研究“人造太阳”项目势在必行。(曲奇)